纵向构建“街道党委—社区党总支—网格党支部—党员中心户”四级组织链条,建立小区网格6个,推动网格管理和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“末梢”,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。召开三方议事会,统筹解决路灯不亮、板凳损坏等民生难题3项,形成“问题共商、资源共用、成果共享”的联动机制。横向深化社区“大党委”建设,联合辖区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结对共建,推行“需求、资源、项目”三张清单管理,落实“在职党员进社区”机制,在职党员报到率达80%。今年以来协调解决小区管道维修等问题5件,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社区”。
推行“一网统管”模式,将辖区划分为6个网格,配备专职网格员6名,建立“网格长+党员+志愿者”服务团队,通过居民微信群、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40余条,办结率达90%。建立“周排查、月报告”机制,及时掌握、发现各类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,确保矛盾纠纷早预测、早发现、早处置。深化“多网融合”,以党建为抓手,以综治中心为枢纽,协调公安、司法、民政、应急、卫健、人社等部门,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、矛盾纠纷调处化解,共排查安全隐患20处,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7起,整治飞线处。强化智慧治理,依托“网格群”平台,实现居民线上点单、网格员即时接单、部门协同办单,累计处理公共设施报修、政策咨询等诉求48件。
激发群众自治活力,建立“居民点单—社区派单—志愿者接单—群众评单”闭环机制,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伍,开展环境整治、“不约而同”“幸福敲门”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室、学雷锋志愿服务台,向居民提供图书阅览、歇脚、饮水等便民服务10余项,全面提升活动阵地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,推动“一老一小”服务延伸下沉到群众家门口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,为社区治理提供强大的人员支撑,以便及时协调解决群众热点、难点问题,真正做到群众之忧有人解、群众之难有人帮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服务格局。